▲运城盐池 薛俊 摄

霸国,


(相关资料图)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村,

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之一。

通过对大河口墓地有铭青铜器的爬梳,

我们知道霸国在西周盐业生产和管理上贡献巨大,

不仅参与周王室祈求卤盐丰产的祭祀活动,

而且保障周王室盐源供应,

同时操兵守卫河东盐池之安全。

本期推出的是,

宝鸡文旅学院讲师李春艳的文章——

试论霸国对西周盐业的贡献

霸国墓地位于山西翼城大河口,自2007年9月山西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正式的考古挖掘,到2016年12月,共发掘墓葬2200余座,出土多件有铭青铜器,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传世文献失载的西周重要诸侯国——霸国的神秘面纱。

本文试图通过对出土的有铭青铜器的爬梳,重在从协助周天子“盐”活动、保障周王室盐源供应、操兵守卫盐池安全三个方面,探讨霸国对西周盐业生产和管理的贡献。

▲大河口墓地位置示意图

协助周天子“盐”活动

霸国墓地中与西周盐业有关的有铭青铜器,主要见于霸伯簋霸伯山簋

其中霸伯簋共两件(M1017∶8、M1017∶40),形制相同,体较矮,盖面弧形隆起,有对穿方孔的圈状捉手于上,腹壁呈弧形,有一对带方形垂珥的兽首耳,圈足低矮外侈,盖面和器身均饰瓦沟纹,器盖同铭。

霸伯山簋(M1017∶35),器盖有八个错落的山峰形装饰,盖顶有四组垂冠大鸟纹。器身饰波曲纹,两侧各有一个龙首形鋬,龙首作棒槌角。口沿与盖缘有一周鸟纹带。圈足饰两道凸弦纹,盖器对铭。

两器铭文相同,其内容均记载了霸国统治阶级协助西周周天子举行“盐”活动。为讨论方便,现将两器铭文移录于下。

▲霸伯簋(M1017:8)铭文拓本

1.盖铭  2.器铭

霸伯簋器(M1017∶8):隹(唯)十又一月,丼叔来盐,(蔑)霸白(伯)(历),事(使)伐用(帱)二百、丹二(粮)、虎皮一,霸白(伯)拜(稽)首,对杨(扬)丼叔休,用乍(作)宝,其万年子子孙其永宝用。

霸伯山簋器(M1017∶35):隹(唯)十又一月,丼叔来盐,(蔑)霸白(伯)(历),事(使)伐用(帱)二百、丹二(粮)、虎皮二,霸白(伯)拜(稽)首,对杨(扬)丼叔休,用乍(作)宝,其万年子子孙(其)永宝用。

上述两簋的铭文字数、行款略有差异,但铭文大意一致,均记载了周天子派遣周王室大臣丼叔来晋南地区盐,丼叔勉励霸伯之事。

但对于铭文中“盐”的理解,学界观点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看法。

▲霸伯山簋(M1017:35)铭文拓本

1.盖铭  2.器铭

第一种观点认为“盐”是一种祈求卤盐丰产的祭祀活动。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黄益飞、谢尧亭、王静等学者。黄益飞、谢尧亭先生指出:“盐,犹殷卜辞习见之‘禾’‘年’,乃祈求盐卤丰产。”同时认为举行盐活动的具体地点应当在河东盐池,由丼叔亲自主持,霸伯因参与盐之事而受到丼叔的蔑历。王静博士则通过对“”在甲骨文、金文中用法的分析,指出“”为祈求、祈祷之义,“盐”即为祈求、祈祷盐业丰收之意。

第二种观点认为“盐”即“取盐”,是求取卤盐的意思。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严志斌、彭紫荆、刘晋、汤铸莹等学者。严志斌先生认为,“卤”之“”可以直接释为动词,理解为“求取”之意。而且,西周早期常见祭仪式,是为祓灾祈福的祭祀活动,但到西周中期以降,“”就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表祈愿的动词。铭文中丼叔来到霸国,正值盐卤收获庋藏的时候,这个时节到霸国求取已经收获的盐卤,看起来是更合乎情理的。彭紫荆根据孟蓬生先生对“”字的论述,认为“”释为“求”,取“求取”之义更为合适。刘晋认为霸伯簋记载了丼叔来霸地求盐、考核霸伯的政绩并嘉奖霸伯,霸伯为纪念这一荣耀事件而作器。汤铸莹认为霸伯簋记载了丼叔来霸国求盐之事,并进一步指出,求盐之目的可能与周王在氐地的大祀有关,是周王朝为祭祀用盐提前做的准备。

第三种观点认为“盐”即“别盐”,是分别盐卤的意思。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冯时先生。冯时先生从不同角度对“盐为祈求盐卤丰产”和“盐为求取盐卤”这两种说法均进行了否定,认为金文“”可读为“拜”,引为“扒”,或作“捌”,为“别”之本字,“别盐”可直训为分别盐卤。“霸国地近盬池,故霸伯不仅有采天生之卤的职事,而且根据铭文的记载,知其还有以盬湅盐之作为。……而盐业为王朝官营,故丼叔亲赴霸国以辨定盐卤的种类和等级”。

笔者在此赞同第一种说法,即“”为“祈求”之意,“盐”是一种祈求卤盐丰产的祭祀活动,其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从商周甲骨文、金文所见,祀是商周王室经常举行的一项祭祀活动。例如,在殷商甲骨卜辞中有大量记载祭的卜辞:

(1)贞:于祖辛?

贞:勿于祖辛?

(《合集》6949正)

(2)辛□贞:河,燎五小,沉五牛,卯五牛,俎?

(《合集》14536正)

(3)辛亥卜,贞:年于岳,三小,卯三牛?二月。

(《合集》10084)

(4)丁未卜,其禾于河,叀辛亥酒?

(《合集》28262)

卜辞(1)是祀祖辛,即因某事而向祖辛祈求;卜辞(2)和(4)是祀河神,即为了丰年或雨水向河神祈求;卜辞(3)是祀山川,即向山川祈求丰年。从上述卜辞看,祀的主要对象有先祖神灵以及河、山等自然神灵。祀时,主祭者往往要先通过燎、沉、卯等祭祀程序,向神灵敬献牛、羊等祭品。

祀也是周代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祭祀活动,据周原甲骨卜辞记载,统治阶级早在商末已行此祭:

(1)贞,王其又大周方白□?甶正,不,于受又。(H11∶84)

(2)彝文武丁□。贞,王翌日乙酉,其,爯中□武丁丰□□□□王。(H11∶112)

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大量祭的内容,主要见于以下诸器铭:

(1)荆子鼎:丁子(巳),王大祓。戊午,(荆)子蔑历,敞(赏)白牡一。

(《铭图》2385)

(2)圉卣:王于成周,王易(赐)圉贝。

(《集成》5374)

(3)献侯鼎:唯成王大才(在)宗周,商(赏)献。

(《铭图》2182)

(4)使叔随器:隹(唯)王于宗周,王姜史(使)叔事(使)于大(太)(保)。

(《铭图》5113)

(5)盂爵:隹(唯)王初于成周,王令盂宁(邓)白(伯),宾(傧)贝。

(《铭图》8585)

(6)叔夨鼎:隹(唯)十又亖(四)月,王(肜)大才(在)成周。咸,王乎(呼)殷氒(厥)士。

(《铭图》2419)

(7)伯唐父鼎:乙卯,王京,[王],辟舟临舟龙,咸,白(伯)唐父告(备),王各(格)辟舟,临白旂。

(《铭图》2449)

以上七件青铜器中除伯唐父鼎的年代为西周中期外,其它六器的年代均为西周早期。荆子鼎记载了丁巳这天,周天子举行了盛大的祀,戊午这天,荆子受到周天子的嘉奖,并赏赐给他一头白牲。圉卣记载了周天子在成周举行祭,并赏赐贝给圉。献侯鼎记载了周天子在宗周举行盛大祀的这一年,赏赐贝给献侯。使叔随器记载了周天子在宗周举行祭这一年,王姜派遣作器者叔到太保那去。盂爵记载了周天子在成周第一次举行祀这一年,天子命令盂去安抚邓伯,邓伯赏赐贝给盂。叔夨鼎记载了某年的十四月,周天子在成周举行祭和盛大的祭,并殷见了参加祭祀的臣属。伯唐父鼎记载了乙卯这天,周天子在王京举行了祀,然后又举行了祀活动。

从铭文内容看,西周早期多以周天子举行祭之事12作为纪年的方式,可推知祀应是当时周天子举行的一项规模盛大的祭典活动,并行于一些重要场合,如赏赐臣属时、行大射之礼时、派遣使者行聘问之礼时、殷见群臣之礼时、行其他祭典大礼时等。

上列青铜器铭文中(1)(2)(3)反映出周天子对大臣行赏赐之礼时,举行了祀活动;(4)(5)反映出西周统治阶级派遣使者去聘问诸侯臣属时,会行祀活动;(6)反映出周天子在行殷见群臣典礼时,也会行祀活动;(7)反映出周天子行其他祭祀大典和行大射之礼时,会先行祀活动。

其二,先秦时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即祭祀是国家的重要法度,而法度则是政治成功的基础。“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即在国家的各种礼仪中,祭祀是最重要的礼仪活动。正因为如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也被列为先秦时期的国家大事之一。

西周统治阶级无一例外地常常因政治、军事等需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食盐作为国之大宝、稀缺资源,与西周贵族政治、经济生活紧密相连,故备受统治阶级重视。因此,周王室通过祭祀活动,祈求盐卤丰产也是常有之事。鉴于此,霸伯簋铭文中丼叔亲自来霸国主持祈求盐卤丰产的祭祀活动也当是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履行的重要职责之一。丼叔来主持“盐”的同时,顺便视察霸国盐业生产情况,并发出抵御戎人争夺盐池的军事命令,这无不体现了西周统治阶级对盐池生产工作的重视。

▲霸伯簋(M1017:40)铭文拓本

1.盖铭  2.器铭

保障周王室盐源供应

西周时期,盐不仅用于日常食用,还用于祭祀、赏赐、宴请宾客、贸易往来等活动中。为确保盐源充足,周王室协助霸国在盐的生产、管理上下足了功夫。

首先,在盐业生产上,河东盐池在古代一直是中原最大、最重要的产盐地。众所周知,海盐、井盐、池盐是我国古代先民所开发利用的三种盐业资源。其中,海盐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井盐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如重庆、四川等地,这两类食盐资源的形成主要通过煎煮卤水制盐,或者依靠海水晒盐。而池盐产于内陆的咸水湖,主要分布于我国中原、西北和北方等广大地区,其形成方式多属于自然结晶。上古时期,河东池盐全凭自然结晶生成,人工收取即可。相传,每年夏天,解池沿岸盐水在来自中条山的“南风”吹拂及太阳暴晒下,迅速蒸发,最后凝结成盐,形成“朝收暮取,暮取朝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盛况。相传舜为此作了《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正是反映出池盐的形成过程以及富民之情景。

到商周时期,已有人工助力晒盐、煮盐。霸伯簋铭文中的“盐”字,写作“”,从卤从口。霸伯山簋铭文中的“盐”字,写作“”,从卤从皿。“”隶作“”,像煮卤之形,反映了早期人们煮盐的情景,即在煮盐之时,需要借助盐盘一类的煮盐工具以便顺利完成煮盐事务。根据商周盐业考古发掘情况来看,这种煮盐工具是盔形器。霸国地近盐池,受周天子任命负责管理河东盐池的生产,霸伯不仅有采集天然之卤的责任,也有将所采的天然之卤进行蒸煮加工成上等品的义务。

其次,在盐业管理上,西周王朝专门设立“盐人”一职,其主要职责是根据祭祀、宾客、膳羞的需要,对盐卤的品种优劣进行分类。《周礼·盐人》:“盐人掌盐之政令。”贾公彦疏:“政令谓受入教所处置者,谓四方盐来,盐有数种,处置不同,故云受入教所处置也。”孙诒让《周礼正义》:“注云‘政令谓受入教所处置’者,凡海盬产盐之处,以盐来入,盐人并受之,又区其种别,处置其所,则教令之。云‘求者所当得’者,谓求盐共用,各依其所当得者与之。若祭祀当得苦盐、散盐,宾客当得形盐、散盐,膳羞当得饴盐是也。”这种专门设立盐官一职之事,早在商代已有之。商代专门设置的管理食盐的盐官叫“卤小臣”,负责管理商王朝的盐业事宜,与周代的“盐人”相类,当是盐业生产与管理的最高官员。《合集》5596:“卤小臣其有邑”,是卜问卤小臣是否应该拥有封邑一事。卤小臣能够拥有自己的封邑,说明其身份和地位并不低。以此类推,周代“盐人”的身份和地位也应当不会太低。

除了设置“盐人”一职专司王朝盐务外,周天子还亲自视察盐池。《穆天子传》卷六就记载有周穆王亲自巡视盐池的情景。与此同时,周天子也会派遣大臣定期视察盐池,并就盐池代管者对盐池的管理情况进行奖励。霸伯簋和霸伯山簋铭文中的“丼叔”,就是受天子之命,负责主持祈求盐业丰收之大任,同时对盐池代管者霸伯进行奖励,并下达搏戎任务。可想而知,丼叔对霸伯的嘉奖,必是对霸伯管理盐池和抵御戎人武力争夺盐池的肯定。

从众多青铜器铭文看,丼叔在西周政坛上甚是活跃,他位高权重,身兼多职。一方面,丼叔常常以佑者的身份出入于王朝册命典礼中。例如在免诸器(簋《铭图》5268、尊《铭图》11805、卣《铭图》13330)以及趩觯(《铭图》10659)和弭叔师察簋(《铭图》5291)等器的铭文中均记载有丼叔以佑者的身份参与到周天子册命赏赐活动中。

此外,丼叔在西周王朝还具有法官身份,担任法律审判的职务。例如,在曶鼎(《铭图》2515)铭文中,周天子派遣丼叔嘉奖器主曶的同时,评定了曶提出的诉讼案件,承担法律审判之责,具有法官的性质。有学者研究,“丼叔”就是西周王朝贵族“井叔氏”的宗子,“井叔氏”是“井伯氏”的小宗,大约在恭王后期从“井伯氏”分出。

据学者研究,霸伯簋铭文中的“丼叔”,即是曶鼎铭文中的“丼叔”,也是长安沣西张家坡丼叔家族墓地中规模最大的双墓道中字形大墓M157的主人丼叔采,还是沣西张家坡M152出土的达盨(《铭图》5661-5663)的作器者“达”,即丼叔、丼叔采、达,实为一人。

从霸伯簋铭文中可以看出,霸伯虽为诸侯国君,也要受到丼叔的指派。丼叔不仅负责河东盐池的祭祀,还对河东盐池管理者进行嘉奖并发布征伐命令,其应是周天子特派的直接负责河东池盐生产和运输的朝廷重臣。

▲霸中簋及铭文:“霸仲作旅彝”

操兵守卫盐池安全

盐是百味之王,不仅是烹饪食物所需要的最基础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的必需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它不像其他食物那样随处可得,因此一直是古代社会备受重视的最基本的战略资源。历史上,武力争夺盐池的事件由来已久。

上古时期,“解县盐池成为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据说黄帝和蚩尤之间发生的涿鹿之战就是为了盐池控制权而发生的战争。商代时,商王曾亲自观兵于盐池。甲骨卜辞:“己酉卜,□贞:王往雚卤?三月。”(《合集》9539)中的“雚”读为“观”,有巡视、观兵之意,也就是说商王亲自在盐池进行军事演习。除此之外,甲骨卜辞:“在十月,唯王卤,雨。”(《合集》36756)中的“”字,有武装出行之义。也就是说商王亲自武装出行去视察盐池。可见,商王为保护盐池,常常亲自武装巡视盐池,并在盐池检阅军队,其目的是为了防范外敌对盐池的窥伺和侵夺。

如此看来,西周时期的周穆王巡视盐池,也当带有极强的军事性。《穆天子传》中所记载的周穆王曾“至于盬”,当是周穆王亲自带兵视察盐池的军事行为。

山西翼城大河口1017号墓出土的霸伯簋和霸伯山簋铭文中的“使伐”,即为行使征伐之意。可见,霸伯不仅为周王室管理盐池盐业生产,而且兼有守护盐源之责,故当有征伐事。除此之外,山西翼城大河口1017号墓出土的霸伯盘(M1017∶41),2002号墓所出土的霸仲鼎(M2002∶9)及两件格仲簋(M2002∶8、M2002∶33)(此三件青铜器铭文一致)均记载了霸国统治者为守护盐池,与戎人发生正面军事战争之事。为方便讨论,我们将霸伯盘和格仲簋两器铭文释读于下。

▲霸伯盘(M1017:41)

霸伯盘(M1017∶41):隹(唯)正月既死霸丙午,戎[大](?)捷于霸白(伯),搏戎,获讯一,霸白(伯)对杨(扬),用乍(作)宜(?)姬宝盘,孙子子其万年永宝用。

格仲簋(M2002∶8):唯正月甲午,戎捷于丧(原),格中(仲)率追,获(讯)二夫,馘二,且(祖)孝(考)(福),用乍(作)宝。

▲霸伯盘铭文拓本

▲格仲簋铭文拓本

其中,霸伯盘记载了某年的正月既死霸丙午这天,戎人侵袭霸地,霸伯率军抵御搏击戎人,并俘获了一名俘虏。格仲簋记载了在某年的正月甲午这天,戎人侵袭丧原之地,格仲率领军队追击戎人,并活捉了两个敌人,而且获得了两个敌人的首级。铭文中的“格”就是“霸”,即翼城大河口一带的霸国。那么,格仲簋的作器者“格仲”即“霸仲”,实为霸伯之弟。

从“搏戎”时间看,两器所记载的“搏戎”时间都是“正月”,所以两器铭文所记“搏戎”事件极有可能是同一次战役。只是霸伯之弟——霸仲在正月的甲午这天抵御戎人,而霸伯在正月的丙午这天搏击戎人,两者在时间上仅仅相差12天而已。

这样,我们可以把两器铭文结合起来梳理这次“搏戎”战事的整个概况:正月甲午这天,霸仲在丧原这个地方和戎人进行了军事战争,虽然霸仲活捉了两个戎人并获得了两个首级,但戎人并没有因为霸仲的军事抵御行为而退却,反而在12天之后的丙午这天,侵袭了霸地,于是霸伯御驾亲征,亲自率领军队征伐戎人,活捉了一人。通过对整个战事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此次“搏戎”战役无论从时间上,还是规模上都是不小的。

至于“丧原”地望,学者看法不一。冯时先生认为“丧原”即《左传·僖公八年》中提到的“采桑”,地在今山西乡宁县。冯聪认为是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内的“桑泉”。黄锦前先生认为在霸国境内。笔者赞同黄锦前先生的观点,“丧原”在霸国境内。

▲格仲簋(M2002∶8)

与霸伯、格仲诸器铭文记载内容相类的,还见于香港某收藏家所收藏的晋侯铜人铭文。

晋侯铜人:隹(唯)五月,(淮)尸(夷)伐格,晋,隻(获)氒(厥)君师。

(《铭图》19343)

谢尧亭先生根据大河口墓地出土铜器铭文,指出晋侯铜人铭文中的“格”就是“霸”,即翼城大河口一带的霸国。铭文记载了某年的五月,淮夷征伐霸地,晋侯出动兵力抗击淮夷入侵。铭文中的“搏戎”之“戎”,应当与霸伯盘和格(霸)仲簋所记的“搏戎”之“戎”是同一征伐对象。晋侯这次“搏戎”之举,是受周天子之命,因此,搏戎胜利后为感谢周天子,以作器纪念。

从上述三器铭文可知,西周时期,戎人的实力不容小觑。那么戎人为何不断对霸国发起军事战争呢?笔者认为可能与戎人入侵劫掠盐资源有关。霸国的族属为媿姓狄人,周天子也许正是利用了霸国的这种身份,才将霸国分封于晋南之地,并试图通过以戎治戎的方式,为周人的盐业生产和周王室的盐源供应提供军事支持,为河东盐池的安全和有效开发提供武力保障,以此捍卫周王室对河东盐池的主控权。

综上所述,西周霸国作为周天子分封的一个晋南小国,国虽小,但责任大。尤其在西周盐业生产和管理上,霸国不仅担任周王室举行祈祷盐业丰收等祭祀活动的助祭人,而且负责采集天然之卤并将其加工成不同品类,以保障周王室祭祀、待宾、赏赐、日常使用等需求。同时,霸国作为媿姓狄人,周天子通过以戎治戎的方式,使其以武力守卫着河东盐池的安全。

▲大河口墓地M2002出土鸟形盉

文|李春艳

原文刊于《盐业史研究》2023年第2期

此处注释略

原题|试论霸国对西周盐业的贡献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图|考古汇 动脉影 薛俊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推荐内容